背景:
阅读资料

地震灾害的特点

[日期:2014年08月14日]  

 地震灾害的特点

突然袭击

与台风、洪水等其他灾害不同,地震难以预报,突然发生。突然袭击的后果是使人惊慌失措,增加恐惧感。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地震引起山崩地裂,人们急忙逃离。

2008512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的小学生正在礼堂演出,地震时险遭意外,惊恐逃出礼堂。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房倒屋塌,大批居民被废墟压埋。  

瞬间成灾

地震的成灾时间极短,一次地震的主要振动持续时间大都在十几秒到几十秒,来不及采取有规模、有组织的躲避措施。 

伤亡惨重

地震中遭到破坏的主要是房屋,房屋倒塌是造成伤亡的元凶,强烈地震可以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自然灾害伤亡人数统计(1900~1976),地震伤亡人数居首。

 


按国家统计地震伤亡人数(1900~1989),中国居首。

 

 

按照建筑结构类型统计地震伤亡人数,不抗震的砖石房屋居首。

 

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房屋、工程结构和环境破坏后引起的续发灾害,例如地震火灾,地震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爆炸,放射性及病毒菌污染,以及瘟疫、抢劫等社会骚乱等。不同的灾害连续发生,称为灾害链。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引发神户市多处大火,有的起火在地震后很长时间,是电路短路引起,因地震破坏了供水系统,因此大火昼夜燃烧。 

 

 

2011日本东近海9.0级地震引发海啸,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反应堆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核泄漏,是典型的地震引发的灾害链。

 

地震破坏作用

强烈地震动

地震动牵连工程结构运动,此时结构受到惯性作用,亦即惯性力,惯性力使得构件的强度或变形超过允许值就会引起破坏,这是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地震动的主要频率与结构的自振频率相同,结构的运动就因共振而放大,这是地震动引起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

 

强烈地震动造成房屋和结构破坏,地震作用是往复的惯性力,且有很大的水平分量,结构出现X形裂缝是地震作用造成墙体破坏的特点。 

地震地质破坏

包括地面破裂、斜坡失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基失效(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面塌陷等对工程结构的破坏作用;

地震地质灾害一般局限在局部区域,相对强地震动影响范围要小,但造成震害往往是毁灭性的。 

海啸 

海底强烈地震的发震断层垂直错动可能激起强大的海洋巨浪,在海岸地区具有极大破坏力,称为地震海啸,是海洋周边国家的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