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
2014/3/11 14:57:45

1 前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西部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震源深度14km。极震区为沿发震断层的狭长区域,其中的汶川县映秀镇、北川县城等地的地震烈度达到Ⅺ度(中国地震烈度表);地震灾区范围包括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甚至越南等地也有震感。
此次地震的震级高、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地震的发震断层破裂出露地表,并诱发大量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滑坡堰塞成湖更加重了灾害危险。断层错动和强烈地震动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或程度不同的破坏;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供排水、燃气等生命线系统以及水利工程等受到巨大的破坏,其中道路、桥梁、电力等系统破坏之重前所未有,使抗震救灾严重受阻。厂矿企业、林业、农业和旅游等行业也均遭重创。
2 发震构造及地质灾害
  2.1 发震构造与历史地震
本次地震发生在中国南北地震构造带中段、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这条断裂带位于山区和盆地的边界,以此为界,西部是山区,东部是盆地(图2.1.1)。且断裂带附近的地貌是群山环抱,河流深切,谷坡陡峭,相对高差达3600—3800m的高山峡谷区(图2.1.2)。

图2.1.1汶川地震震中及周边地势图

图2.1.2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地貌示意图(雷建成提供)
 
在地质构造上,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属于中生代造山作用形成的断裂褶皱带,新生代以及晚第四纪以来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是一条大型的活动断裂带;主要由三条主断裂组成,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依次为:前山断裂(中、南段称为江油-灌县断裂,北段称为江油-广元断裂)、中央断裂(中、南段称为北川-映秀断裂或中滩铺断裂,北段称为茶坝-林庵寺断裂)、以及后山断裂(中、南段称为茂县-汶川断裂,北段称为青川断裂)。三条主断裂均表现出右旋走滑-逆冲运动性质(图2.1.3)。
 
图2.1.3龙门山断裂带及周围断层分布(雷建成提供)
 
已查明这次大地震的地表主破裂带沿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最南段)以及青川断裂与茶坝-林庵寺断裂之间的一条NE向断裂展布,南西起自汶川县的映秀与三江之间,向北东经都江堰市的虹口、向俄、彭州市的小渔洞、龙门山镇、北川的擂鼓、曲山(北川县城)、陈家坝、桂溪、平武的平通、南坝、石坎子等地,并可能再向北东抵达青川附近,连续总长度达200公里以上。同时,还发现和查明这次大地震发生时,沿龙门山断裂带前山断裂(江油-灌县断裂)的一段也发生了地表破裂,展布于彭州的通济以东至安县的睢水,途经彭州的白鹿、什邡的八角、红白镇、绵竹的汉旺等地,全长50公里以上。(图2.1.4)

图2.1.4  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图中红色实线)展布图(闻学泽提供)
 
由地表破裂带的运动学特征反映出发震断层为右旋-逆断层,断层的北西盘相对朝北东东方向运动,同时上冲。沿地表主破裂带,多数地段的同震垂直位错和水平位错量在2~4m之间,垂直与水平位错量的比例大体为1∶1;已发现的最大位错位于主破裂带的都江堰虹口附近,最大垂直位错4.8m、最大水平右旋位错4.7m(照片2.1.5 a)。沿地表破裂带通常表现为斜冲断坎,并在通过河床时形成小型跌水坎(照片2.1.5b)。沿前山断裂(江油-灌县断裂)产生的次级地表破裂带中,多数地段的垂直和水平位错量在0.5-2m之间,垂直位错略大于水平位错。
地震断层出露地表,形成地面的大位移的隆起,平移,当地震断层直接穿越城镇或公路、桥梁,就直接造成房屋和结构的破坏。如地震断层在穿过北川老城区时,形成近100米宽的完全毁灭地带 (照片2.1.5c);北川新城区坐落于地震断层上新建楼房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防灾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地震科技展览馆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