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
2015/4/28 14:15:34

抗震设防是为减轻地震灾害、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前者包括防震减灾的组织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建设、宣传教育、规划和预案、地震保险以及各类工程的抗震设防;后者则仅限于工程抗震设防的技术对策,体现为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或地震区划,对新建工程实施抗震设计、对现有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工程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加固。百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实践经验表明,进行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最可行和有效的途径。重视并普遍实施抗震设防的经济发达国家,即使强烈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也不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相反,在大量房屋建筑未经抗震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破坏性地震动辄造成数以万计的居民罹难。 
①抗震设防目标
抗震设防目标是对人类社会抗御地震灾害的预期能力的概略表述。破坏性地震具有罕遇、强烈和不可准确预知的特点,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很难评价,因此,抗震设防目标乃是基于对未来地震活动性的估计、考虑当前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做出的风险决策。与抗震设防的广义和狭义理解相对应,抗震设防目标有社会综合抗震设防目标和工程抗震设防目标之分。
综合抗震设防目标一般表述为:逐步提高社会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保障地震作用下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运行;在预期地震作用下,重要设施和系统可保持功能或迅速恢复功能,一般设施不发生严重破坏,社会生活可维持基本正常。预期地震作用常用震级或地震动强度表示,如未来某个时期内可能发生的确定性的最大地震或以某个超越概率发生的地震动。中国将预期地震作用表述为震级6级左右、与地区设防烈度相当的地震作用。
工程抗震设防目标是对预期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所应具备的抗震能力的概略表述,旨在维持地震作用下工程设施的运行、保障生命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并减少经济损失。工程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包含设防地震动(又称防御目标或设防水准)和在相应地震动作用下工程结构性能要求这两个因素。设防地震动是未来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的地震动,可采用确定性方法或概率方法估计;世界各国多将未来50年内以10%超越概率发生的地震动作为基本设防地震动。使工程结构在设防地震动下不受损失、保障绝对安全是不现实和不合理的;工程抗震设防目标规定了不同工程结构所应达到的最低性能要求。
工程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具有如下特点:①语言高度概括,定性阐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基本目标;②表述通俗简练,便于政府部门和一般民众理解;③对象分门别类,考虑不同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和成灾后果的差别,如房屋和设备的抗震设防目标通常有明显不同;④设防地震动分级,一般将设防地震动区别为2~3个等级(如小震、中震和大震);但也有只对单一等级设防地震动规定设防目标的做法。
②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标准是基于工程结构分类、权衡工程可靠性需求和经济技术水平规定的抗震设防基本要求,与抗震设防目标准密切相关。抗震设防目标是对某一类工程结构预期抗震能力的一般概略表述;抗震设防标准则是再区别此类工程结构中不同工程的重要性及其成灾后果的差异,通过采用不同的设计地震动和抗震措施等,实现、调整和细化抗震设防目标的决策。
同类工程中不同具体工程的功能、规模、构造类型和设计使用年限不同,遭遇地震后所造成的损失及相应社会经济影响也不同,故应区别这些差异采用不同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措施以及有关场地选择等的其他抗震设计要求,使某些重要的特殊的工程结构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同时适当放宽对较次要工程结构的抗震要求。抗震设防标准的采用,有利于合理使用建设经费等社会资源,实现防震减灾的总体目标。
中国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是在工程结构分类(如抗震设防分类)的基础上制订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防灾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地震科技展览馆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